在河道防汛、灌區管理和城市內澇防治等場景中,對水位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要求極高。傳統接觸式水位測量設備常因水流沖擊、泥沙淤積導致損壞或精度下降,難以滿足需求。雷達水位監測站憑借非接觸式測量技術,成為解決這些難題的有效方案。
河道防汛中,雷達水位監測站實時監測水位變化,當水位達到警戒值時立即觸發報警,為防洪決策爭取寶貴時間;灌區管理里,通過精準監測渠道水位,幫助管理人員遠程調控閘門,實現水資源的科學分配;城市內澇防治時,快速反饋低洼區域積水深度,助力市政部門及時啟動排水預案。
該設備基于電磁波測距原理運行。雷達水位計向水面發射高頻電磁波,信號遇水面反射后被接收,通過計算發射與反射的時間差,結合波速,精確換算出水位高度。整套系統由雷達水位計、數據采集終端和通信模塊構成,測量誤差控制在 ±1 厘米,支持 4G 等無線傳輸方式,可將數據實時上傳至管理平臺。
相比傳統水位測量設備,雷達水位監測站優勢突出。非接觸式測量避免了設備與水體直接接觸,減少腐蝕和磨損,設備使用壽命超 10 年,維護周期大幅延長;適應惡劣環境,在暴雨、結冰、高濁度水流等情況下仍能穩定工作;支持遠程集中管理,管理人員通過手機或電腦就能查看數據,降低人工巡檢成本。此外,多接口設計便于與現有水利信息系統無縫對接。
安裝雷達水位監測站時,選址是關鍵。需保證視野開闊,雷達波束與水面夾角保持在 60°-90°,安裝高度要高于歷史最高水位。日常運維包括定期清理雷達天線灰塵、檢查供電系統和設備在線狀態。